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于1955年6月1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出席大會的學部委員199名,有34名學部委員請假。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陳毅、陸定一、李濟深等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務院各部委負責人、蘇聯科學院代表團、波蘭科學院代表團,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蒙古、匈牙利和日本等國科學家以及幫助我國建設的蘇聯專家,國內有關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應邀出席了大會。
郭沫若院長致開幕詞,并作關于中國科學院工作的報告。報告回顧了我國建國以來自然科學以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發展分析了我國科學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明確提出今后科學工作的方針任務及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提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期問中國科學院的十項重點工作: 原子能和平利用的研究;配合新鋼鐵基地的設計研究;石油地質和石油問題的研究; 地震的研究;配合流域規劃進行調查研究;熱帶植物源的調查和研究;中國自然區劃和經濟區劃的研究;抗生素的研究:我國過渡時期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 我國近代、現代史和近代、現代思想史的研究。
吳有訓副院長、竺可楨副院長、嚴濟慈主任、潘梓年副主任分別代表物理學數學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作了工作報告。
會議期間,張稼夫副院長作了關于中國科學院第一個五年計劃綱要草案的說明報告。蘇、波兩國科學院代表團團長分別作學術報告。國務院陳毅副總理、中共中央宣傳部陸定一部長分別作政治報告。國家計委張璽主任作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
周恩來總理在大會上講話。指出從憲法通過以后,中國科學院已不是國務院的組成機構,而成為獨立的學術研究和領導機構。周恩來總理鼓勵中國科學工作者要團結起來,學習世界各國的先進科學技術,努力提高科學研究工作的水平,為實現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而奮斗?!?nbsp;會議宣告正式成立物理學數學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哲學社會科學部四個學部,選出了各學部的常務委員會;討論了郭沫若院長和各學部的工作報告、中國科學院五年計劃綱要草案及各學部1955年工作計劃要點;宣讀和討論了39篇學術論文。會議就學部委員名單、有關科學組織和計劃工作、有關實行院士制度及中國科學院院務委員會的領導問題提出了中肯的意見。與會人員一致通過了《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總決議》。
這次大會總結了5年來科學工作的基本經驗,明確提出了今后科學工作的方針任務及應采取的主要措施。建立了學術領導機構,加強了中國科學院的領導。通過這次會議,使到會的科學家對黨和政府的政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增進了科學家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