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舒為群教授介紹說,與水質相關的疾病分為介水傳染病、水質性疾病、水量性疾病三大類。
介水傳染病包括腸道介水傳染病,比如,霍亂、傷寒、痢疾等;
吸入性介水傳染病,如軍團菌病等;
水洗性疾病,如不潔用水導致結膜炎、疥瘡、婦科炎癥等;
水體性疾病,如水有病原媒介,洗漱致感染,如血吸蟲病。
水質性疾病是因化學性污染和天然組分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化學性污染像有毒重金屬、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微囊藻毒素等。
天然組分缺乏,像碘缺乏,軟水等。
水量性疾病包括脫水、水中毒、腎結石。
舒為群從動物和人體角度綜合了多項研究,長期飲用軟水可使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相對增加。
軟水所含的鈣很低,長期飲用后使得腎臟酸負荷指數增加。另外鈣是維持機體酸堿穩態的重要調節因子。
最有利于骨骼健康的水質組成是:豐富的碳酸氫鹽和鈣,較低的硫酸根含量。
舒為群團隊的研究提示, 水中礦物質不足可致生命早期營養缺乏;自來水中的微量有機物對發育期幼兒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有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