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科學》
組織動態調節巨噬細胞浸潤
奧地利科技研究所Daria E. Siekhaus、Maria Akhmanova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組織中的細胞分裂使巨噬細胞得以浸潤。近日出版的《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果蠅巨噬細胞對胚胎組織的入侵需要在進入部位分裂一個上皮外胚層細胞。分裂的外胚層細胞分解了中胚層細胞旁邊由整合素介導的局灶性黏附所形成的細胞外基質(ECM)附著物,使巨噬細胞能夠將其細胞核向前移動,侵入兩個緊鄰的組織之間。侵入效率取決于分裂頻率,但黏附強度的降低使巨噬細胞的進入不受分裂影響。
這項工作表明,組織動態可以調節細胞的浸潤。
據介紹,細胞在正常發育、免疫反應和癌癥轉移過程中通過組織內擁擠的微環境進行遷移。雖然通過ECM中孔隙和軌道的遷移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對細胞穿越到封閉的細胞密集的組織中卻知之甚少。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j0425
細菌感知通過神經元調節食欲和體溫
法國巴黎西岱大學Pierre-Marie Lledo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細菌感知通過神經元Nod2調節食欲和體溫。該研究近日發表于《科學》。
腸道細菌影響大腦功能和新陳代謝。研究人員報道了這種影響是否可以通過大腦神經元對細菌細胞壁成分的直接感應來介導。在小鼠身上,研究人員發現細菌肽聚糖在通過Nod2受體介導腸道—大腦交流方面發揮了主要作用。肽聚糖衍生的神經肽到達大腦并改變表達Nod2的大腦神經元亞群的活動。下丘腦抑制性神經元中Nod2的激活對于適當的食欲和體溫控制至關重要,主要是在雌性中。
這項研究確定了一種調節攝食行為和宿主代謝的微生物感應機制。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j3986
《自然—遺傳學》
乳腺腫瘤微環境結構與基因組特征和臨床結果有關
英國劍橋大學H. Raza Al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乳腺腫瘤微環境結構與基因組特征和臨床結果有關。相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遺傳學》。
研究人員利用成像質譜儀和與基因組和臨床數據相關的693個乳腺腫瘤的多層空間分析,系統地繪制了腫瘤微環境(TME)的原位結構。研究人員確定了10個反復出現的TME結構,這些結構因血管內容、基質靜止與激活以及白細胞組成而不同。這些TME結構在乳腺癌亞型中具有獨特的富集模式,有些與表明免疫逃逸的基因組圖譜有關。調節性和功能失調的T細胞共同出現在大型的“抑制性擴張”結構中。
這些結構的特點是提高細胞多樣性、增殖細胞和富集BRCA1和CASP8突變,并預測了雌激素受體陽性疾病的結果不佳。這些多細胞結構將保守的空間組織與局部的TME功能聯系起來,有望改善病人的分層。
據了解,TME的功能是由特化細胞的精確空間組織協調的,然而人們對TME內形成的多細胞結構卻知之甚少。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2-01041-y
《柳葉刀》
非小細胞肺癌節段切除術預后優于肺葉切除術
日本圣瑪麗安娜醫科大學Hisashi Saji團隊比較了小周圍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節段切除術與肺葉切除術對患者預后的影響。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柳葉刀》。
研究組在日本70家機構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非劣效性試驗,招募臨床分期為IA期的NSCLC患者(腫瘤直徑≤2厘米;實變與腫瘤比率>0.5),將其按1:1隨機分配,分別接受肺葉切除術或節段切除術。
2009年8月10日至2014年10月21日,共有1106名患者接受肺葉切除術(554例)或節段切除術(552例)。在節段切除術組,22名患者轉為肺葉切除術,1名患者接受寬楔形切除術。
中位隨訪7.3年后,節段切除術組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為94.3%,肺葉切除術組為91.1%;采用分層Cox回歸模型確定總生存率的非劣效性,風險比為0.663。在節段切除術組的所有預定義亞組中,觀察到總體生存率持續提高。
節段切除術組的5年無復發生存率為88.0%,肺葉切除術組為87.9%,風險比為0.998。節段切除術組和肺葉切除術組局部復發的患者比例分別為10.5%和5.4%,差異顯著。
肺葉切除術組83例患者中有52例(63%)死于其他疾病,節段切除術組58例患者中有27例(47%)。未觀察到30天或90天的死亡率。兩組術后出現一種或多種2級或更嚴重并發癥的頻率相似,其中肺葉切除術組為26%,節段切除術組為27%。
該三期臨床試驗證明了節段切除術與肺葉切除術相比治療小周圍型NSCLC患者總體生存率方面的優勢。研究結果表明,節段切除術應為這類患者的標準外科手術。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2333-3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